-
創業故事
創業
- 作者:yimeng1
- 點擊次數:0次
- 時間:04-22
1. 站在顧客的角度親身體驗
聶云宸最早的創業門店只有15平米,他對產品的研發極為上心。很多時候一款產品會研究好幾個月,但可能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做的都是垃圾,第二天推翻重來。
并且他經常會假裝自己是一個顧客,去店里買一杯飲料,觀察出品和服務是否達到自己的要求。在這方面,他有自己的原則——不要破壞消費者對品牌的體驗和認知,哪怕是無理要求。
他從來都注重“體驗”二字,哪怕是很多人都認為很好了,他也要自己親身體驗一遍,這樣才能從中找出一絲一毫的不足之處。
2.沒有人天生就會做餐飲,用學習彌補缺失
戚峰、王權、姜孝杰是3個90后,因為都喜歡美食,所以想一起干點事情。三個人中有做過代理的,有干過餐飲運營的,還有事新浪美食博主的,三人各取所長,合伙做烤肉品牌。
但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,他們有很多不太擅長的地方,比如他們對菜單設計一竅不通,怎么辦?只有不斷地學習。
他們找了很多前輩學習,還專門請了做品牌的導師作為戰略顧問。他們認為,盡管品牌的表達、用戶的維護目前都有很多缺失,但他們很有信心能把這個品牌做好,“缺失是可以通過學習和經營過程來彌補的。”
3.打破地域規格,劍走偏鋒
1993年的楊文豪是武校出身,畢業后在上海的溫州飯店當了一名服務員,原因很簡單,因為包吃包住。后來,在2012年,楊文豪孤身一人在上海這個大到讓人喘息的大城市里做起了大排檔。
上海人精致,飯菜都是小盤子為主。但楊文豪只做大盤子,賣2道菜:麻辣魚頭和大盤雞。魚頭晚上7點多的時候去買,才2塊錢一個,他一個盤子放6個,再送4個涼菜。
當地人哪里見過這么大的盤子,這么便宜的菜,一推出便遭瘋搶。當時他晚上10點多才開始擺攤,但很多食客早早就在車上等著,等10點多一支桌,便開始搶位。
最火的時候,他的排檔擺60張桌子一晚上能翻4次臺,啤酒能賣400多筐。世界上本沒有路,但我們大可以懷揣著前人成功心得和技巧不斷前行,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。
上一篇:商業新模式,如何剪別人的羊毛
下一篇:大學生如何選擇創業
-
熱門點擊
-
Hot Click
相芋九份,是一家主打臺灣傳統甜品的精品甜品店,甜品以芋圓系列、仙草系列、豆花系列等為主打產品。相芋九份,用新鮮的原料做合理的營養搭配,倡導了‘健康甜品的新理念。相芋九份美味健康、豐富多樣、品質出眾,在...
04-01
06-07
06-08
04-01
08-03
08-13